大疆出了款一千多的拇指相機,跟友商玩起了貼身肉搏
對不起兄弟們,大疆的拇這是出款一期遲到的評測,本來這篇大疆 OSMO Nano 文章是千多打算放在首發當天發的,但九、指相十月份你們懂得,機跟新機是友商一茬接著一茬,測不完根本測不完,玩起所以一不小心就延到現在。貼身
但好在這會兒雙十一也開始了,肉搏咱們這期評測來得也不算太晚~
以防大伙之前沒了解過這類產品,大疆的拇托尼先幫各位差友捋捋產品線啊 —— “ 拇指相機 ” 這個品類,出款其實最早是千多由影石 GO 系列帶火的,那些凡是指相跟拇指差不多大的相機,都可以叫拇指相機。機跟
從早期的友商 GO 系列機型開始,影石就靠著小巧便攜的拇指形態圈了不少粉,只不過因為前陣子發布的 GO Ultra 在硬件這塊卷得太猛,體積變大了不少,所以這一代就改叫 “ 口袋相機 ” 了。
而大疆 OSMO Nano,屬于它全新開辟的一條產品線,雖然官方把它定義為 “ 自由視角穿戴相機 ”,但由于它的相機本體依舊保持著緊湊身材,各路博主還是把它歸入了 “ 拇指相機 ” 陣營。
當然說到底,這類相機最大的用處,就是讓記錄這件事變得無感又輕松,甭管是出門旅行、運動,還是隨便拍拍日常,都不用扛著笨重設備,只要往胸口一吸、帽檐上一夾,就能邊玩邊錄。
網上那些讓人身臨其境的第一人稱視角視頻,或者各種匪夷所思的刁鉆角度鏡頭,十有八九就是靠這種能隨手揣進兜里、輕松戴在身上的玩意拍的,你用其他設備還真不一定能拍出這種效果。
換句話說,小巧輕便、解放雙手才是它們不可替代的優勢。
而在體驗了 OSMO Nano 這臺拇指相機后,我覺得,作為在影像硬件領域深耕多年、自帶一系列 “ 技術 buff ” 的大疆,底子確實扎實,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性能和易用性都在線,完成度很高。
但在一些關乎用戶體驗的細節打磨上,我發現它確實不如已經連續迭代好幾代產品的友商來得老道。
可以看到跟市面上現有的產品一樣,OSMO Nano 也采用了 “ 相機本體 + 多功能圖傳模塊 ” 的分離式設計,相機本體通過磁吸卡扣結構固定在下方的圖傳模塊上,只需按下卡扣就能取下來。
之所以要這么設計,實際上也是為了跟運動相機做區分,擴展更多使用場景。
比如它這相機自帶 64GB/128GB 存儲,本身就內置電池,通過機身上的按鍵就能控制相機開錄,而且還支持十米防水和磁吸,這意味著,你完全可以把它當做是一臺正兒八經的小相機來用。
各位千萬別小瞧 “ 小體積 + 強磁吸 ” 的妙處。
普通運動相機想要拍第一人稱視角,直接拍肯定不行,你得買個掛脖支架或者頭戴支架,但它可以,只需在脖子上掛個磁吸繩就能直接開拍。
由于它本身才 52g,就算是跑步騎行、練滑板這種大幅度運動,存在感也很低,不會晃來晃去擋視野、絆動作,這么一來,既省了買額外支架的錢,又沒了攜帶負擔,真正做到了無感記錄。
而圖傳模塊不僅自帶一塊觸摸屏,除了能實現實時無線圖傳和遙控,還能通過觸點在 20 分鐘內給相機快速補電到 80%,而且還內置了 TF 卡槽,就算自帶存儲錄滿也能轉到 TF 卡接著錄。
另外該說不說,大疆是懂設計的,不管是相機本體還是拓展艙,都使用了半透明設計,大疆之前掃地機就有半透明版,這次還有半透明,確實是技術男的浪漫~
而且半透明其實是很難做的,之前我們問過工業鏈,半透明設計要重新考慮注塑、點膠等等各種工藝,最終會導致成本是不透明塑料的兩倍左右,并且良率也更低,所有不是所有廠商都敢這么玩。
在實際拍攝中,它的畫質表現相當扎實,色彩和動態范圍都很有 “ 大疆味 ”,光線充足時,畫面細節和銳度都挑不出毛病,而且它還支持錄制 10bit D-Log M 視頻,想后期調個色也不是不行。
不過,這么小的機身也決定了它的上限,受限于祖傳 1/1.3 英寸的傳感器,這玩意夜景表現就比較一般,一旦環境光線不足,畫質就會降得厲害,甚至不如一些主攝規格堆得很猛的旗艦手機。
但要是把視線從畫質移到增穩上,Osmo Nano 的優勢就又回來了。
相機自帶的穩定模式應對日常跑動、騎行等運動場景完全夠用,要是你覺得還不夠穩,還能開啟超強增穩,不過這模式是靠輕微裁剪畫面邊緣來實現更強穩定效果,畫面視野會有一定損失。
說白了,現在不管是 Pocket 也好,還是 Action 也好,真要論 “ 絕對畫質 ”,這些專門搞拍攝的設備,在手機面前還真不一定能占到多少便宜 —— 尤其是對上那些堆料到頂的影像旗艦手機。
但話說回來,買這些相機的人,本來就不是沖著 “ 比手機畫質好 ” 去的 —— 手機是 “ 什么場景都能拍 ”,但這些相機是 “ 特定場景下拍得更爽、更省心 ”。
OK 基礎功能咱就先說到這兒,下面進入 “ 不吐不快 ” 的環節,這機器用下來有讓我直呼牛 X 的瞬間,也有讓我眉頭一皺的槽點,咱們直接上硬菜。
首先必須夸一下,大疆這個觸點+磁吸的方式,真方便的一批,它支持正反盲吸,想自拍?相機朝屏幕側啪一下吸上去就完事,想拍別人或者拍風景?相機朝著屏幕反吸就能秒切后置視角。
相比翻轉屏,我個人還是更喜歡這種簡單直接的方式。
而且即便脫離圖傳模塊單獨使用,相機本體也支持正吸跟側吸,正吸就是穩當的第一視角,側吸那可就騷了!咔一下,直接懟到欄桿、車架、冰箱門上玩仰拍俯拍,各種刁鉆機位信手拈來。
要知道傳統拍攝想搞個特殊角度,三腳架、魔術貼、吸盤得折騰半天,而 OSMO Nano 不用任何配件就能讓你實現磁吸自由,隨手一貼就是機位,這種 “ 隨地大小吸 ” 的爽感,誰用誰知道~
另外,因為這玩意用的也是大疆自家的通用卡口,所以除了大疆專門給它打造這一系列原生配件,Action 的一些配件也能跟 Nano 通用,包括大疆出的無線麥克風,拓展性這塊屬實拉滿了。
優點夸得差不多,接下來咱們也得實話實說,聊聊這段時間用下來,幾個讓人有點膈應的槽點。
先說第一個,圖傳模塊搭載的這塊 1.96 英寸屏幕,是真的 “ 玲瓏 ”,雖然點按、滑動調整參數啥的操作邏輯也算簡單,但在用慣了手機后,在這么小一塊屏幕上進行交互,體驗非常憋屈。
而且它這屏幕還不支持翻轉,每次我想把它倒著吸在車里天窗拍個第一視角,菜單界面直接就跟著頭朝下了,多少還是有點不方便。。。
不過我最想吐槽的,還是它的存儲設計。
TF 卡槽居然被放在了圖傳模塊上,相機本體內置存儲一旦拍滿,想繼續拍?要么老老實實把它裝回圖傳模塊,要么就花時間把相機素材導到模塊 TF 卡里,還不如直接把卡槽做進相機里。
最后,可能是因為大疆怕它以下犯上,動了 Action 的蛋糕,它的功能相對來說沒那么豐富。
OSMO Nano 只有一些基礎的拍照、視頻、慢動作、超級夜景以及靜止延時等功能,相比 Action 少了人物跟隨和運動延時,當然,也有可能是因為它剛發布沒多久,有些功能還在來的路上。
但是,這堆槽點在它 1998 的首發價面前,我覺得真不是事兒,搭配國補,這會兒它甚至能直接干到 1699 以下。
說真的,大疆這波算是把這類相機的價格給打下來了。。。
有一說一,最近大疆跟影石的火藥味是真的拉滿了,前陣子影石跨界搞出來一臺全景無人機,試圖挑戰大疆的王牌市場,結果大疆反手就推出了一臺全景相機,直接殺回影石起家的老本行。
你搶我的無人機市場,我就攻你的全景相機主場,這來回較量的架勢,屬實是把 “ 貼身肉搏 ” 給玩明白了。
這回大疆發布 OSMO Nano,更是直接殺入了由影石開創的拇指相機市場,把這波 “ 互相偷家 ” 的商戰戲碼推向了高潮,如果你問我怎么看?我當然是喜聞樂見!畢竟有句話怎么說來著 ——
一枝獨秀不是春,兩家互卷才夠勁~
有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加入,想繼續在自家產品上擠牙膏?那可得多掂量掂量了!
相關文章:
相關推薦:
- 三部門聯合發文:3至6歲兒童盡量避免接觸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
- 其余產品不理會!雷軍:我們小米汽車和頭部比就行
- 荷蘭安世再發聲明:張學政未復職CEO 中國工廠拒付貨款已暫停供貨
- AI算力、綠色節能齊頭并進!第五代EPYC閃亮進博會
- AI偽造巴菲特發言視頻瘋傳 公司緊急澄清:并非本人
- 最低4折!1300多趟高鐵車票價大優惠了
- “最快量產車”易主:科尼賽克新超跑刷新拉古納塞卡賽道紀錄
- 外賣業首次養老、醫療保險全覆蓋 淘寶閃購騎士申請社保補貼最高100%
- 銳龍7 9800X3D網游、酷睿Ultra 9 285K對比:Intel搭配頂級8400MHz內存依然差距巨大
- 中華老字號:云青叫花雞/五香扒雞13.4元/斤新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