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鄉村行·看振興)浙江嘉善:一只湖蟹品“三味” 農文旅融合激活共富密碼
中新網嘉興11月18日電(黃彥君 孫楊洋 陳婧)浙江嘉善陶莊鎮汾湖之畔,三味碧波蕩漾,鄉村行看蟹品澄澈的振興浙江只湖湖水映著兩岸青瓦白墻。湖水中,嘉善蝦蟹正歡騰穿梭,農文一片鄉村好“豐”景。旅融
“好生態賦能品質,合激活共螃蟹肉食緊致,富密口味層次豐富,三味能吃到這樣的鄉村行看蟹品頂級美味,太有口福了。振興浙江只湖”近日,嘉善正值2025嘉善陶莊第二屆蝦蟹季,農文市民張先生品嘗著汾湖蟹連連稱贊。旅融
連日來,合激活共陶莊鎮汾湖蟹豐收,喜悅氛圍洋溢在鄉野湖蕩間。小小一只蟹如何成為鄉村發展的“大文章”?在當地,一只蟹背后,藏著濃醇的生態味、深厚的文化味、扎實的共富味。
汾湖蟹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,臍白腳堅,尤以紫色須髯為標志,肉質甜美。作為自古聞名的漁業重鎮,陶莊“水深適宜、水質清澈、水草豐茂”的天然優勢,為汾湖蟹營造出理想的原生棲息環境。
陶莊汾湖蟹。陶莊鎮供圖走進汾湖蟹農業科創園,只見蟹塘內工人們撥開翠綠的水草,熟練地將蟹籠提起,一只只飽滿肥碩的大閘蟹出水。
“前幾天,我們的汾湖蟹在全國河蟹大賽中斬獲了‘金蟹獎’!”養殖戶金春正在蟹塘邊忙碌,他抓起一只汾湖蟹,臉上寫滿驕傲。
在2023年陶莊鎮打造汾湖蟹農業科創園時,金春便成為汾湖畔第一批“吃螃蟹的人”。這兩年,他深入探索低碳生態養蟹模式,通過種植水草,喂養活螺螄、蜆子、小魚等,采用尾水處理技術,持續優化養殖環境。
這是該地產業、生態“雙豐收”的一個縮影。通過推行標準化養殖,探索低碳科學的養殖模式,持續優化水體生態,陶莊鎮不僅守護了汾湖生態環境,更擦亮了汾湖蟹這塊地方特產“金字招牌”。
如何讓優質特產轉化為富民資本,讓單一養殖升級為多元產業?
依托汾湖蟹悠久的歷史,當地正以蟹為橋,讓千年地域文化活起來、傳下去,轉化為可參與、可體驗、可消費的消費場景。
“蟹王蟹后”公益拍賣、共富集市、釣蝦大賽……2024年,該地舉辦首屆蝦蟹季吸引游客紛至沓來,帶動蝦蟹銷售額突破百萬元人民幣,讓養殖戶腰包鼓起來、鄉村人氣旺起來;升級舉辦的第二屆蝦蟹季,更打造了“產業展示+文化體驗+互動消費”的多元場景。
游客們帶著“不須合路尋魚鲊,但向分湖問蟹胥”的向往而來,帶走的不僅是鮮香的蟹禮,更是對汾湖文化的認同與傳播。農業不局限于種養,旅游不停留于觀光,文化不止于展示,“1+1+1>3”的效應,讓養殖戶增收、商家盈利、游客受益,構建起多方共贏的產業生態。
“城鄉融合的通道更加暢通,為蟹農節省中間流通成本,文旅服務崗位讓村民實現‘家門口就業’?!碑數毓ぷ魅藛T介紹,游客因“蟹”而來感受田園風光的同時,帶動了當地餐飲、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。
眼下,當地以汾湖蟹農業科創園為核心,串聯汾湖水上運動中心等集聚地,打造“水村”共富樣板線路,覆蓋“吃住行游購娛”全鏈條,“汾湖蟹”從區域特產升級為長三角文旅IP,吸引著全國游客慕名而來。
陶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,未來該地將持續深耕蝦蟹產業,挖掘文化內涵,推動生態、產業、文旅協同發展,讓陶莊成為長三角農文旅融合的新標桿。(完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