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怎么看待星巴克?星巴不少人提到星巴克,就一個評價:貴??吮缧┠?,時代星巴克的星巴高價在大家心里物有所值,能為商務人士提供會客談事的克杯場合,有第三空間的時代附加值,同時也是星巴精致、體面的克杯象征。這幾年,時代貴的星巴不值了。這種不值不僅僅是克杯一種吐槽,而是時代實打實傳導到星巴克的處境上,去年年底,星巴星巴克就已經釋放要出售中國業務的克杯信號。
就在前幾天,時代星巴克中國成功 “ 賣身 ”。
先貼一下星巴克公告哈,為了方便閱讀,有少量簡化:星巴克與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裕投資達成戰略合作,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,共同運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零售業務。博裕將持有合資企業至多 60% 股權,星巴克保留 40% 股權,并將繼續作為星巴克品牌與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和授權方,向新成立的合資企業進行授權?;诩s 40 億美元 ( 不計現金與債務 ) 的企業價值,博裕將獲得其相應權益。
簡單翻譯下,核心是這么幾點:面對龐大但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,星巴克一個人那是 被卷 干麻了,干脆找個好兄弟博裕,兩人一道開家新公司。這家新公司,星巴克把現在的中國業務放了進來,占 40% 股份,剩下的就是博裕的,按照股份算,博裕是 “ 大哥 ”。為了成功拉上星巴克的小手,博裕掏了 40 億美元,以后博裕負責沖鋒陷陣,日常運營啊、開店啊,都歸他,星巴克負責授權品牌、知識產權,美美 “ 收租 ” 。
事情大概就是這么個事情,不少網友呢,也提出了一些疑問。一般都是悶聲發大財,星巴克這波出售,是不是因為混不下去了?
老實說,星巴克近幾年戰績不算好看??Х仁袌鲈谠鲩L,但漲的不是星巴克的,是瑞幸庫迪的。2025 年前三季度現磨咖啡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,同比增長 21%,其中 30 元以上高端賽道增速為 3% ,9.9-16 元平價市場占比已達 58%。( 星巴克中國平均客單價是 36.07 元 )。星巴克中國門店數量在漲,但市場占有率節節敗退。門店數量突破 8000 家,市占率從巔峰時期的 60% 驟降至 14%,被瑞幸 ( 35% ) 和庫迪 ( 18% ) 甩在身后。
但你要說它躺平了,那可就錯了,這波是憋著想打翻身戰。
星巴克在這則公告里,提出了一個宏偉的目標:要開 20000 家門店。。。啥概念?星巴克進入中國這 20 多年,才開了約 8000 家,現在差不多是要再造 2 個自己,原地影分身。很顯然,靠原有的精裝修、高租金的 “ 第三空間 ” 大店路線,這個目標幾乎是無法實現的。但要徹底放棄,這種大店模式,跟這么多年沉淀的固有核心群體,也不太可能。所以,未來星巴克大概率會在維持部分第三空間模式的同時,加速下沉到縣域( 目前在全國已經進入了 1091 個縣級市場 ),通過新的門店模式來補足,后者市面上其實有不少可以借鑒的思路,小店+外賣嘛。
這時候,博裕的背景就亮了,博裕投過蜜雪冰城跟北京 SKP ,既懂得下沉市場的打法,又有過塑造高端體驗的經驗。當然啦,網友們也比較實在。你到底想開幾萬店,咱們也不想管,我就想知道 9.9 的星巴克還有多遠!
咱就是說,擁抱變化,入鄉隨俗嗷!也不知道是不是問的人太多,呼聲太高,都給這話題干上熱搜了。。。
星巴克確實在降價,今年 6 月,針對非咖產品( 星冰樂、冰搖茶等 )推出了降價舉措。
不過現階段來看,9.9 的咖啡有點夸張了,品牌價值還是要保護的。。。但這筆交易肯定是大家一起 winwin 了。原本星巴克要面對中國市場巨大的不確定性,這么一操作,波動變成了可預期的收益,苦活、累活也一起甩手出去了。博裕呢,則是快樂抄底,賭一波星巴克是極度優質的資產,只是打法不適應中國市場,有好的打法這盤棋就能下活。
這可不是世超臆想啊。百勝中國(包含肯德基、必勝客在華業務)、麥當勞當年都上演過類似的故事,而且當時進場抄底的本土資本,一通改造后,也都成功將這兩運營了起來,在后續的退出中大賺特賺。其中麥當勞(美國)賣給中信和凱雷后,門店數量 6 年翻倍,凱雷 6 年賺了 12.2 億美元套現離場。
現如今,國內咖啡市場的游戲規則,已經被徹底改寫。原本星巴克一杯咖啡 30-40 元,賣得不僅僅是咖啡,是“體驗”+“空間”+“品牌”咖啡,他要的是你坐下來。
但現在瑞幸跟庫迪們的出現,撕掉了所有附加值。同時讓這種便宜成為了一種心智:原來一杯咖啡賣 10 塊錢也還有的賺。這讓貴價咖啡的高價基礎被徹底抽干了,甭管它的實際成本多少,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不值當了,想要擊碎或繞開這一心智,絕非易事。
所以,擺在這兄弟兩前面的路,充滿光明,但也充滿荊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