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廣州11月7日電 題:相約粵港澳,粵港運會粵港十五運會值得世界期待
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邢翀
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9日將在中國南海之濱拉開大幕。澳全澳運這場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相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,令世界期待。得世待
2025年11月1日,界期工作人員在廣州搭建大型十五運會吉祥物運動造型景觀裝置?;浉圻\會粵港 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名將云集上演巔峰對決
十五運會競體比賽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,澳全澳運比賽項目和賽程設計對標洛杉磯奧運會,相約為世界全面深入了解中國體育打開一扇窗。得世待
全運會雖為國內賽事,界期但多個項目的粵港運會粵港競技水平達世界一流。先期開賽的澳全澳運射擊項目多次上演“神仙打架”——10人次在5個小項超越世界紀錄。
全運會乒乓球、相約舉重等比賽素有“地表最強賽事”之稱,得世待既匯集國家隊主力,界期也為地方隊小將提供“爆冷”空間。國乒總教練李隼表示,全運會乒乓球項目整體水平甚至高于奧運會。在高強度的內部競爭中錘煉抗壓能力,運動員將更從容地走向世界舞臺。體操、游泳等項目同樣有多位奧運冠軍參賽。
誰將成為本屆“多金王”,又有哪些世界紀錄將被超越?在新的奧運周期,中國如何從全運再出發、為世界樹立競技體育新標桿,值得期待。
跨境協作提供“中國經驗”
男子公路自行車賽首創“一賽事一次跨三境”、馬拉松賽將實現深港“無感”通關……十五運會在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舉辦跨境賽事,運動員將在速度與激情中感受大灣區新貌,全球觀眾也將通過線上線下渠道,同步領略粵港澳多元魅力。
2024年11月24日,十五運會公路自行車測試賽的參賽選手經過港珠澳大橋香港賽段?!≈行律缬浾?侯宇 攝“一個國家、兩種制度、三個關稅區、三種貨幣”之下的灣區建設,開世界未有之先例。在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發布的第六年,全運會首次走進港澳,不僅是“一國兩制”在體育領域的生動實踐,也是對大灣區融合發展成果的集中檢驗。
十五運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、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表示,十五運會在籌辦過程中,始終堅守“一國”之本,善用“兩制”之利。按照“廣東為主、港澳優先”的原則,把比賽項目分布在廣州、深圳、香港、澳門等19個城市。此外,“一事三地、一策三地、一規三地”等創新舉措,成功破解了在不同法律體系下人員、物資、信息等關鍵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難題。
這些創新不僅推動了大灣區制度協同,也為全球跨境協作提供可借鑒的“中國經驗”。有外媒評論稱,粵港澳共同承辦全運會,將成為三地日后在其他領域深化交流合作的試金石,具有重要標志性意義。
科創融合灣區未來可期
全球首例從深??扇急杉鸱N、機器人傳遞火炬、AI構建“云上全運村”、電子導盲犬助力無障礙觀賽……十五運會不僅是體育的盛會,也是前沿科技的展示窗口。密集亮相于賽場內外的高科技,呈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的雄心與實力。
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中國0.6%的國土面積,創造了中國1/9的經濟總量?!吧钲凇愀邸獜V州”創新集群位列全球第一、“澳門—珠?!眲撔录哼B續兩年躋身全球百強。在此舉辦的全運會,以體育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激發灣區創新動能,讓世界更清晰地看到中國從“世界工廠”向“智造強國”的轉變。
依托日益完善的灣區通聯體系,粵港澳在全運會期間推出多種“一程多站”深度旅游產品。世界各地的游客可在深圳喝早茶、觀賞泳壇高手對決,下午赴澳門品嘗蛋撻、感受乒乓激情,夜晚還能漫步香港維多利亞港,回味擊劍的優雅與豪邁。
從城市更新、制度創新,到科技拓新、人才育新,十五運會必將為粵港澳留下豐厚的“全運遺產”?;浉郯耐耐?,大灣區未來可期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