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5日消息,德國大眾電動據報道,中國制造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表示,汽車經過一系列在華投資后,車開他們現在能在中國完全本土化生產電動汽車。發成
并且,本減半生產成本只需在其他地區的德國大眾電動一半,這也是中國制造其首次在德國以外研發新車,包括測試和部署輔助駕駛等新技術。汽車
大眾汽車表示,車開未來五年,發成大眾計劃在中國推出約30款電動車型,本減半押注本地化研發能力。德國大眾電動
大眾透露,中國制造受益于更便捷的汽車電池采購、更短的本地研發周期、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等供應鏈效率提升,中國部分車型的生產成本與德國2023年的電動車生產成本相比,降低了多達50%。
此外,在中國研發新電動車的周期更短,比傳統50個月的研發周期縮短了約30%。
大眾汽車集團(中國)首席技術官吳博銳(Thomas Ulbrich)表示,這一新的研發設施為工程團隊帶來了“全新的整合程度”,“我們現在可以并行推進軟件、硬件以及整車驗證流程,縮短決策鏈條,更快地讓創新成熟落地”。
自2022年底以來,大眾汽車在中國為其電動車快速轉型過程中保持競爭力,已投入近40億歐元。
除了新建合肥創新中心、向地平線公司投資外,大眾汽車還與小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,與小鵬共同研發提升協同效率。
此外,報道還指出,歐洲眾多車企都在模仿中國的快速研發模式,通過聘用大量本地工程師、與中國伙伴合作,甚至拆解比亞迪等新興對手的車輛來縮短研發周期,大眾只是其中一家。